機械密封又稱端面密封,是―種應用廣泛的旋轉軸動密封,其基本結構如圖2-1所示。機械密封中相互貼合并相對滑動的兩個環形零件稱做密封環,其中隨軸作旋轉運動的密封環稱做動環或旋轉環(件3),不隨軸作旋轉運動的密封環稱做靜環或靜止環(件D·兩個密封環相貼合的端面稱為密封端面,一對相互粘合的密封表面之間的接觸面稱為密封端面,機,械密封必須具有軸向補償能力,以便密封端面磨損后仍能保持良好的貼合,因此稱具有軸向補償能力的密封環為補償環,不具有軸向補償能力的密封環為非補償環,由彈簧(件5)及相關零件,如彈簧座(件6入推環(件9)等所組成的能隨補償環一起軸向移動的部件稱做機械密封的補償機構,補償機構可以設計在動環側,則動環具有軸向補償能力,稱做補償,動環,此時靜環不具有軸向補償能力,稱做非補償靜環反之,將補償機構設計在靜環側,則靜環具有軸向補償能力,稱做補償靜環和非補償動環。
機械密封通常有4個泄漏部位(亦稱密封點)·如圖22所小,泄漏部位1為靜環與壓蓋之間,靜環密封圈(件2)阻止了介質沿此間隙的流體泄漏,是靜密封點,泄漏部位2為壓蓋與腔體連接處的間隙,用壓蓋密封圈或墊片(件|1)來阻止其泄漏,是靜密封點,泄!漏部位3為動環與軸之間,動環密封圈(件10)阻止了介質沿此間隙的流體泄漏,是相對靜密封點,動環密封圈與軸或軸套之間有微動,泄漏部位4是由動靜環所構成的密封端面之間的間隙,由于動靜環之間依靠彈力和介質壓力保持貼和并有相對滑動,故屬于動密封點,也是機械密封中的主*封,即主要密封環節或密封部位,也是決定機械密封性能和壽命的關鍵。
相應亦稱除主密封以外的其他密封環節為輔助密封.通常采用橡膠,聚四氟乙烯等彈性零件做成密封圈起輔助密封作用,故稱做輔助密封圈,圖21中的動環密封圈(件10)和靜環密封圈(件2)都是輔助密封圈.它們不僅起輔助密封作用,同時還具有緩沖功能,能夠,減小輸的偏擺.振動對密封性能的影響。
帶動動環與軸一起旋轉的零件,如圖2中傳動銷(件4),傳動螺釘(件8),緊定螺釘(件力,組成機械密封的傳動機構為了防止靜環隨動環旋轉,機械密封還需有防轉機構,如圖21中防轉銷(件10,主密封,輔助密封,補償機構和傳動(防轉)機構是構成機械密封的4個組成部分,當然,密封裝置往往還應具有冷卻.沖洗及潤滑等支持系統,雖然機械密封的結構是多種多樣的,但它們的基本結構和原理則是相同的。
機械密封大多工作在邊界摩擦或混合摩擦狀態下。
由密封流體壓力(介質壓力)和彈性元件的彈力(或磁性元件的磁力)等引起的合力作用下,在密封環的端面上產生一個適當的比壓(壓緊力),使兩個接觸端面(動環.靜環端面)相互貼合,并在兩端面間極小的間隙中維持一層極薄的液膜,由于液膜具有流體動壓力與靜壓力,使之有一定的承載能力,防止兩摩擦副表面直接接觸,降低了摩擦因數.一方面對端面起甜滑作用,使之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另一方面起看平衡壓力的作用(流體動壓力與靜壓力在端面之間形成的阻力要大于密封端面兩側的壓力差),從而使機械密封獲得良好的密封性能,達到密封的目的。
機械密封端面的間隙主要取決于研磨精度,故對密封端面的加工要求很高,根據零件尺寸和摩擦狀態不同,液膜厚度也不同.同時為了使密封車面間保持適當的液膜,必須嚴格控:制端面上的單位面積壓力,壓力過大,不易形成穩定的液膜,會加速端面的磨損;壓力過小,世漏量增加所以,要獲得良好的密封性能又有足夠壽命,在設計和安裝機械密封時, 一定要保證端面單位面積壓力值在最適當的范圍。
由此,可以把機械密封定義為由至少―對垂直于旋轉軸線的端面在流體壓力和補償機構的彈力(或磁力)的作用以及輔助密封的配合下,保持貼合并相對滑動而構成的防止流體泄漏的裝置。